摘要:基于CO2與共存氣體O2在微電極上非水介質中電化學行為,依據它們共存時交叉反應的動力學特性,提出了快速檢測CO2的調制電位脈沖微電流方法。試驗結果表明,使用所構建的氣敏微電極傳感器系統可以快速定量檢測溫室中CO2含量。筆者還就界面充電電流、電位脈沖寬度對CO2檢測精度的影響進行了討論。


農作物產量95%以上來自光合作用,即植物利用太陽光,將CO2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而空氣中CO2含量僅325mg/L。因此,在溫室和塑料大棚空氣中增施CO2可大幅度增加蔬菜產量,如西紅柿可增產幾倍,且不同植物對空氣中CO2的濃度有不同最佳值和限額,若CO2:濃度超過限額,植物反而減產,這就需要檢測溫室中CO2濃度并根據不同植物和不同光照強度控制其濃度,達到最佳值,進一步增收。目前,國內外現有的紅外氣體分析儀和半導體氣敏檢測儀,雖然檢測cO:精度高,但缺點是結構復雜,使用不便,尤其是價格昂貴。現在很少有用于溫室或塑料大棚中并針對我國國情適合農民使用的CO2檢測儀。本文即基于暫態電化學理論,對CO2的快速檢測開展了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二甲亞砜(DMSO),分析純,使用前用無水CaH干燥后減壓蒸餾,除去殘留水分和雜質,存放于干燥器中備用。高氯酸四乙基銨(TEAP),美國EastmanKO2d kCO2mpany出品,未經進一步純化而直接使用。高純O2、CO2:和N氣體由北京氦普北分氣體工業有限公司提供,純度不低于99.99%。


1.2儀器


試驗儀器有AFRDE4型雙恒電位儀(PineInstrumentCO2.,美國)和3033型x—Y記錄儀(四川儀表四廠)。


1.3原理與方法


1.3.1原理


根據0:和CO2:共存氣體在非水介質中發生交叉反應的動力學行為。。,氧的單電子還原產物超氧離子0一和cO22的快速親核加成反應如下:


202一+2 C206一+02(1)


試驗中施加特定的調制電位脈沖作為工作電極上的動態激勵信號,在起始脈沖期間,控制陰極電位使O2在電極上被完全還原成超氧離子0一:02+e一^+02’一(2)


伴隨著C02按式(1)與超氧離子反應,剩余的O22~在隨后的陽極電位脈沖期間被反向氧化為O2:。相應的氧化電流信號(I)與混合氣體中c02濃度存在一定的對應關系。據此,只要實時提取工作電極上某一瞬間的氧化電流響應信號,就有可能按其穩定的響應關系快速檢測混合氣體中CO2氣體組分的濃度。


1.3.2方法


試驗中利用平衡氣體N2調節不同O2、CO2體積濃度,誤差不大于-I-1%(常壓下的體積分數,v/v)。


混合氣體的暫態電化學研究在自行搭建的實驗裝置上進行,通過編制的測控軟件,以帶有數/模(D/A)、模/數(A/D)轉換器接口板PS一2104A(北京眾人精密測控技術公司)的計算機為中樞,通過D/A接口向恒電位儀發送調制電勢脈沖激勵信號,控制氣敏電極在不同的極化電勢狀態,通過A/D接口采集暫態電流響應信號,檢測結果實時動態顯示。構成傳感器核心部件的氣敏微工作電極(WE)用直徑60 Jn的細鉑絲與玻璃毛細管燒制而成,繞制在玻管封口端外壁的鉑絲(O.2 mln)對電極(CE)兼作參比電極(RE)。電解液由二甲亞砜(DMSO)添加0.1mO2l/L高氯酸四乙基銨(TEAP)組成。透氣膜選用孔徑5~10肌的聚四氟乙烯膜試樣。


1.4數據統計處理用Excel和Origin進行統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