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021-56056830,66110819
手機:13564362870
熱線:021-56056830,66110819
手機:13564362870
摘要:【目的】觀察在高密度、高分辨率視覺下的心外科術后房性心動過速(房速)的電生理特點及消融效果。
【方法】回顧分析自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因心外科術后房速,應用丹麥Unisense微電極網藍與Rhythmia標測系統進行標測消融治療的全部患者。
【結果】共入選21名患者,總共記錄到26種房速,平均每種房速的標測時間為(19.1±7.1)min,所采取的電圖(19495±12798)個。26種房速中,按部位分:20(76.9%)個位于右房,5(19.2%)個位于左房,1(3.8%)個為左右雙房大折返;按心動過速機制分:24(92.3%)個為大折返房速,1(3.8%)個為微折返,1(3.8%)個為局灶房速。在大折返房速中,7個為雙環“8”字折返,消融一環過程中有4個轉為單環折返。另有一例為跨房間隔傳導的雙房大折返。21例患者2例復發,其中1例當時僅對游離壁疤痕至下腔靜脈的連線進行消融,后再次手術時標測為三尖瓣峽部依賴性房速。
【結論】心外科術后房速形式多樣,以大折返房速為主,極少數為微折返或局灶起源。大折返房速可表現為雙環折返或雙房大折返。消融時除針對本次心動過速外,還需根據心房的基質情況進行預防性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