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膜片鉗微電極檢測應用技術作為一種研究生物對象的方法,被廣泛用于藥物與生物機體間的相互作用、人體功能代謝變化和病變轉化、神經系統內分子細胞水平及細胞間的變化過程等方面的檢測。其核心是微電極和高靈敏的電生理檢測器,膜片鉗微電極的檢測對象從最早的神經、肌肉到胃壁、上皮、內皮類細胞。從培養的細胞到組織切片甚至動物檢測對象都是生物類的標本。


近些年對材料表面工程技術已取得長足的發展,通過對常規材料的表面修飾,可以用較低的成本顯著提升常規材料特定應用的性能,但是關于改善微電極表面特性提升以及檢測生物電學特異性和靈敏度的報道并不多見。本研究通過真空磁控濺射、提拉鍍膜和化學酰胺鍵共價固定修飾等多種表面物化方法,實現了對微電極表面的化學性質、穩定性和電導率的調節。


與傳統微電極相比,真空磁控濺射納米金的微電極檢測細胞具有更好的電流密度(升高32.8%,從16.9 pA/pF提高到22.4 pA/pF),二氧化硅納米微球修飾的微電極膜電流幅值從-2100.1 pA降低到-1508.2 pA提高了28.2%,透明質酸鈉修飾的微電極膜電容從125.9 pF降低到107.1 pF下降14.9%,葉酸修飾的微電極膜電容從125.9 pF降低到106.9 pF下降15.1%。基于這種表面功能化修飾后的膜片鉗微電極,我們希望能建立一種新的膜片鉗檢測方法,對特定細胞的藥物反應獲得更靈敏的檢測效果。